1103月號 道 法 法 訊 (347)

DEEP & FAR

 

新冠疫情下的智權產業()

薛家鳳 智權加值服務部經理

      淡江大學機械系

      紐約州立大學機械工程碩士

情經過一年的全球性擴散與發展,終於出現有轉折的跡象,這多數是仰賴生技產業的疫苗開發的成果所致。樂觀一點的估計是,一兩年之內這場浩劫應該逐漸平息,而人們的生活將恢復正常。在半封閉的全球交通狀態下,台灣的經濟狀況出現意料之外的現象,過去幾年蓬勃成長的國際旅遊業幾乎完全停擺,然而傳統電子類的面板通訊製造商去大行其道。至於我們所關注的智權產業在未來這一兩年間的發展又將如何呢?

之前文章曾經預期,退潮之後就知道誰在裸泳,經過一年的市場盤整,台灣的智權業者之間競爭能力的優劣勢已經略見端倪。市場是殘酷的,沒有三兩三,不要上梁山。這些日子能夠持續興盛的幾間同業,其專業服務的口碑應該是勝出的基本條件。原因其實也很簡單,企業防疫規定下的隔離政策使得科技業者對於智權服務業的選擇趨於保守,所以仰賴既有聲望與市場佔有率的智權服務業者可以不費穿灰之力的保有市場領先的地位。然而在情影響即將逐步淡去的未來,我們似乎應該開始面對環境秩序回復之後的改變,進行所謂的超前佈署。

是的,後情時代是最近的熱門用語,有識之士紛紛展開對全球各地產業局勢的進一步分析與預測。隨著變種病毒陸續出現,防疫的事務看來是個長期存在的負擔,當人際的互動需要遠距進行的同時,商業活動的運作模式以及相關科技的發展也將隨之發生本質上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