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9年8月號 道 法 法 訊 (340) |
DEEP & FAR |
|
智慧財產權的成本與價值(一) |
薛家鳳 智權加值服務部經理 • 淡江大學機械系 • 紐約州立大學機械工程碩士 |
|
近幾年亞洲一些區域貿易聯盟陸續成形,而各國間的關稅協議即將生效,以出口為導向的在台企業眼看即將面臨關稅的競爭壓力,不約而同地以提升產品技術內涵為對策,這其中也包括了智慧財產權的布局。或許也是基於這樣的動機,儘管新冠疫情肆虐,台商在亞洲乃至全球各地的專利申請數量並未趨緩。
在商言商,企業花錢申請專利,自然是期待商業上的利益回饋。過去有的企業經營者甚至以每年度關於商標專利所投入的成本與專利授權或官司所得的權利金的淨利來做衡量,進而要求智權部門自已也成為營運獨立的利潤中心。這裡就來從成本與價值的觀點來談談企業對於智權的投資應該了解的事情。
告別代工的時代,台灣的科技產業乃至於所謂傳統產業需要以技術上的領先來維持對亞洲其他地區同類型產業的競爭力,所以智慧財產顯得更加的重要。如果少了專利的保護傘,Made in Taiwan的產品在價格戰方面是完全沒有條件來爭取市場的。所以說,對一般以製造為本業的廠商而言,花錢取得專利權最基本的作用是在於維持產品在各國市場的競爭力,儘管專利的訴訟與授權可以為企業獲取一定的收入,要是市場地位站不住腳,就算專利再值錢也救不了本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