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年4月號 道 法 法 訊 (312) |
DEEP & FAR |
|
智權的市場化與平庸化(四) |
薛家鳳 智權加值服務部經理 • 淡江大學機械系 •
紐約州立大學機械工程碩士 |
|
拒絕平庸,進而擁抱國際市場,將會是未來台灣的智權產業存亡的契機。不斷量產以製造價值平庸的專利案件的業者,終將淪為利潤單薄的專利代書而難以自拔,唯有在案件寫作的內容不斷地精益求精的智權知識工作者,才有機會憑藉市場的養份茁壯成材,最終得與國際一流的事務所並駕齊驅。
國際市場在哪裡,這是個好問題。做行銷管理的人,通常都得先將自己的產品與市場定位做個連結,也就是說,什麼樣的產品適合麼樣的市場。如同前文所述,地攤貨適合賣夜市,高檔貨則適合精品店。別說精品店之間競爭激烈,其實夜市也是殺戮戰場,適者生存是大自然的法則。目前的國際市場是以英文作為主流文字,只需要通曉英文,進出國際市場大概就沒有語文方面的障礙。在台灣英文的學習環境好得不得了,只在於肯不肯下工夫,在此不需要強調。反而是,對於智權產業所需磨練的例如核駁分析或侵害鑑定之類的基本功,需要大家來精益求精。這樣的專業技能發展在國際間是沒有稍歇的時刻,就如同球類運動的技能發展一樣,觀念上日新月異,創意性的方法層出不窮。一旦成為落後者,馬上得退出市場,因為沒有國際客戶願意冒險將案件交給任何有負面評價的事務所手上。專業口碑是透過網路口耳相傳,只要有實力,不需要自己去找客戶,因為客戶自己就會找上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