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年2月號 道 法 法 訊 (310) |
DEEP & FAR |
|
美國案例研析(五之四) |
蔡馭理 專利師 •臺灣大學電機學士 •臺灣大學電信工程研究所碩士 •美國新罕布什大學法律學院智權法碩士 •交通大學科技法律研究所 •美國專利代理人考試及格 •大陸專利代理人考試及格 |
|
|
||
案例五之四:Mankes v. Vivid Seats Ltd., 822 F.3d
1302 (Apr. 22, 2016) 1.3.1
本案例小結 本案的重點在再次肯定Akamai案已放寬了「共同侵權」過去的「單一實體規則」之嚴格限制,並放寬認定「指示或控制(directs or controls)」的認定標準。在軟體方法專利下由不同行為人共同完成各步驟的共同侵權,有更多機會適用第271條(a)的直接侵權。認定指示或控制的事由整理如下(原文呈現): (1) General principles of vicarious liability(代理侵權責任). (2) conditions participation(限制參與):When an alleged infringer conditions participation in an activity or receipt of a benefit upon performance of a step or steps of a patented method and establishes the manner or timing of that performance. (3) Joint enterprise(聯合企業): (i) an agreement, express or implied, among the members of the group; (ii) a common purpose to be carried out by the group; (iii) a community of pecuniary interest in that purpose, among the members; and (iv) an equal right to a voice in the direction of the enterprise, which gives an equal right of control. (4) Other circumstances(其他事由): Other factual scenarios may arise which warrant attributing others' performance of method steps to a single actor. Going forward, principles of attribution are to be considered in the context of the particular facts presented.。 1.3.2
本主題之評論 1.3.2.1
本案的歷史性脈絡 (1) 2015年之前美國共同侵權規定: 美國專利法雖然規定了間接侵權中的引誘侵權與輔助侵權,卻沒有規定共同侵權(joint infringement)這種類型。美國法院過去認為,共同侵權的類型,可以適用第271條(a)的直接侵權的規定。但畢竟第271條(a)中並沒有寫到「共同侵權」這個字眼,其規定乃是「任何人…」,因此,美國法院要將共同侵權行為適用到第271條(a),有其嚴格的限制。1 早期的法院將共同侵權適用在第271條(a)時,對二個共同侵權人間存在的關係,乃要求較寬鬆的關係,例如採取「參加和合併行為」(participation and combined action)或「某些連結」(some connection)標準。亦即,二個共同侵權人,只要是共同完成一個完整的侵害行為,兩者間只要有輕微的關係,就可適用第271條(a)款。2 然而,2007年時,美國聯邦巡迴上訴法院於BMC Resources v. Paymentech, L.P., 498 F.3d 1373, 1379-81 (Fed. Cir. 2007)中,改變此標準,採取更嚴格的「單一實體規則」(single-entity rule)。該判決也說明,二個以上的實體共同完成一個侵權行為時,必須這些行為都可歸咎於其中一個單一實體,才可適用第271條(a)規定認定其構成侵權。法院指出,必須其中一個參與者,控制或指示(control or direction)其他人完成其他的專利之方法步驟。3 註1:楊智傑副教授,美國專利共同侵權責任標準放寬:2016年Mankes v. Vivid Seats, Ltd.案(民105年5月18日)。北美智權報159期。民105年10月15日,取自http://www.naipo.com/Portals/1/web_tw/Knowledge_Center/Infringement_Case/IPNC_160502_0501.htm#1 註2:同前註。 註3:同前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