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年2月號 道 法 法 訊 (310) |
DEEP & FAR |
|
智權的市場化與平庸化(二) |
薛家鳳 智權加值服務部經理 • 淡江大學機械系 •
紐約州立大學機械工程碩士 |
|
成本降低,一方面可以讓事務所獲致更多的利潤,另一方面也提供降價空間。其結果是,量產品的價格戰開打,台灣地區的專利商標申請服務邁入了全球少有的紅海市場。台灣消費者在這樣的市場中可以選擇便宜大碗的智權申請服務,似乎是賺到了。
不同於一般消費型產品,智權產品的價值在於其獨特性而非一致性。量產下的智權產品例如專利說明書,每份文件的發明內容與詳細實施方式在專職的寫手以不到一天的時間一口氣完成的條件下,雖然維持了撰寫風格的一致性,確也都將是平庸之作。換句話說,這些說明書所記載的技術內容只能簡單的交待發明人所提供的實施方式,或是依照發明人所認定的權利範圍據以描述,並不會存有任何智權業者的專業價值在內。當然,這樣的產品根本談不上是一件作品,與歐美地區動輒上萬美金撰稿費所製作的專利說明書大異其趣,無法相提並論。以美國地區為例,一些居於領導地位的科技業者會雇用講求專業的專利律師擔任新案件的寫手,比較其作品內容可以清楚的理解到,一份好的說明書可以運用文字從不同的思考角度來詮釋發明的概念,以致於所主張的專利範圍難以被競爭者進行迴避設計。專利權的範圍是由文字描述而非技術功效決定,專利範圍文字的創作者如果沒能深入發明的內容,如何能夠正確詮釋出不同專利面相?這就是在專利市場成熟的地區裡面,優秀的專利撰寫者始終維持相當高額的撰稿費。台灣地區這種量產導致智權產品平庸化的現象,可能是受到過去製造業量產代工模式的影響,事務所成為發明人的代書。這樣的量產模式下所產出的專利文件如果進入歐美日等專利訴訟頻繁的地區,根本就如同一疊廢紙,完全沒有主張權利的機會,充其量是當作他人再發明的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