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10月號 道 法 法 訊 (258)

DEEP & FAR

 

你的想法之一個評決?

什麼一個被控訴的商標侵權者的意圖

在混淆可能性分析中毫無地位?

Thomas L. Casagrande

 

吳晉晞 法務專員

  中正大學法律所

 

 

1.      一般認知及邏輯問題

 

第一,假設係基於非實證資料諸如:無直接證據;無市場研究;無心理測驗,從一個實證的觀點,然後,這個假設並非有比相反結論來得正確,即不正意圖使混淆誤認較不可能。事實上,一個評論者已經指出「大多市場努力結束在失敗之中」,並且斷定此可能同樣正確假設「缺乏發明原創商標所必要想像之被告於,比諸誠實商業人士去達成他們的市場目標是較不可能」。更進一步,假如法院將從事於此種假設,為何他們限之於一個單向假設?[1]如同在一個抓住此不被支持觀點早期判決之同意法官所指出:

假如意圖去混淆誤認是被考慮為可能混淆誤認之證據,此命題的反面將必須被考量。假如一方當事人能成功說服法院他並無動機去混淆誤認,則他必然被推斷出他對此將混淆誤認並無意見,或者假如他絲毫有被異議商標之認知,則他的意見將是不會有混淆誤認。

 

 

 

 

 

 

 

 

 



[1] 請見GoTo.com, Inc. v. Walt Disney Co., 202 F.3d 1199, 1208 (9th Cir. 2000) (假如被告是天真和幼鹿一般…,此將無法證明什麼)Elvis Pressley Enters, Inc. v. Capece, 141 F.3d 188 (5th Cir. 1998)(假如被告基於良好信念而作為,然這個混淆誤認的數字於混淆誤認分析之中就變成非要素…)(註腳被省略)Daddy’s Junkey Music Stores, Inc. v. Daddy’s Family Music Center, 109 F.3d 275, 287 (6th Cir. 1997) (意圖之出現能夠建構強而有力的混淆誤認證據…然而此命題的反面並非是真確的;關於被告意圖的缺乏大都是不相關的…)(引註及內部引用被省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