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年2月號 道 法 法 訊 (250) |
DEEP & FAR |
|
產品製程請求項之解讀方式(十六) -Fed.
Cir.2007-1400 |
陳榮福 專利代理人 •中國醫藥學院藥學系學士 •日本福岡大學生藥學所碩士 •陽明大學醫學藥理所博士 |
|
|
||
事實上,本院之高輩前身表示對於相關侵權分析之矛盾心理: 允許一種以產品製程請求項定義可專利產品之專利局政策,已發展成對於以下事實之完全認知,一些法院於侵權訴訟,其解讀此類請求項,僅為涵蓋由專利範圍敘述之特定製程所製造之產品,而非產品本身。([1]) 於此習知之引文中所謂之”一些法庭”,如本院之會審所指出,係包括美國最高法院和包括本院等考慮到此問題之各各法院。([2]) 產品製程請求項,尤其針對某些極少數難以描述或無法描述之產品,於歷史上呈現如次之關切:係專利局可能拒絕,此類請求項所有產物之保護。([3]) 於當代文義,如果一發明之產品,其結構係並非完全已知或極複雜而無法分析 (本案之主題–經由精密之
PXRD 技術所定義之產品 — 暗示此關切可能不於現實存在) ,本院澄清發明人係完全無須使用製程步驟定義此產品。該專利將依可專利性之一般規定而核准。該發明者不至於被拒絕保護。
|
||
[1]. In re Bridgeford,
[2]. See also Jon S.
Saxe & Julian S. Levitt, Product-by-Process Claims and Their Current
Status in Chemical Patent Office Practice, 42 J. Pat. Off. Soc’y 528, 530
(1960) (“[P]roduct-by- process claims have met with a most strict
interpretation in the courts in infringement proceedings . . . . [T]he courts
uniformly hold that only a product produced by the claim-designated process may
be held to infringe the claim.”) (citing Gen. Elec. Co., 304
[3]. See In re Butler,